「忠」「孝」是漢人傳統社會中極被強調的為人處事基本觀念,因此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,無論主角是人或動物,常會出現關於忠孝的事蹟,例如民間就流傳著一則關於老虎忠孝情義的傳說: 河南有一個以砍材、撿材維生並供養寡母的孝子,有一天到山裡面遇到一隻老虎,但這隻老虎有靈性,知道他是一個孝子,所以不但沒有傷害他,還幫他砍材、撿材,日子久了,孝子就把老虎帶回家,老虎和孝子的母親以及鄰居也都相處得很融洽。有一天孝子和老虎上山撿材,在撿材的時候,孝子不小心跌落山崖,落谷而亡,老虎在悲傷之餘,每天自動到山裡撿材、叼材到孝子的家中供養孝子的母親,人稱「孝虎」。後來朝廷到村裡徵兵,負責徵兵的將爺看到這隻老虎通達人性,於是將老虎帶到部隊中,一同作戰,並封其為前鋒將軍。這隻老虎奮勇殺敵、衝鋒陷陣,所到之處戰無不勝、攻無不克,因此眾人又稱之為「忠虎」。在一次的戰役中,老虎不幸被殺害,因此後人就將虎爺和王爺、戰神等共同祭拜,虎爺也成為王爺、戰神的腳力。 在這則傳說中,老虎既是「孝虎」,又是「忠虎」,所以在死後除了帶給人們生命意義的重要啟示之外,更受到人們的懷念,甚至將其與王爺、戰神供奉在一起,成了後人祭拜虎爺的由來。
(守廟之神)
虎爺具有凶猛威武之勢,能使各種妖邪退避,所以遠在漢代就已是鎮墓獸之一,後來也轉變成廟宇中的守護之神。
(前導與先鋒角色)
民間傳說虎爺具有驅逐癘疫、鎮邪除煞的能力,因此在神明出巡或廟宇落成的時候,都要先請虎爺打頭陣。在陣頭的隊伍中,虎爺是以先鋒的角色為神明開道。例如在台北新莊地藏庵的迎神慶典中,官將首是為主神大眾老爺開路的陣頭,在官將首團裡的成員就有虎爺將軍,扮演這個角色的人臉上畫著黃色的虎臉,肩上扛著虎頭鍘,意喻其引路開道、斬凶除惡的功能。 此外,每當有新廟落成時,都要舉行「入火」的儀式,表示傳遞香火、神明即將進駐之意。入火之後從此廟中有神,入火之神才具有神性。鹿港地區在神明進駐廟宇前會先有遊行活動,活動中由人戴著面具,象徵著土地公和老虎,由老虎先進入廟中掃除妖氣,接著土地公再進入廟中散播福氣,最後再請神明入廟安坐。老虎和土地公,一個威猛一個祥和的形象,除了成為有趣的對比,也反映出人們希望能驅邪納福的心情
(孩童的保佑者)
在民間的傳說中,虎爺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,並掌管著小孩子聰明伶俐。另一個關於虎爺與小孩的習俗是:將不好養(健康不佳或易吵鬧)的小孩子帶到有供奉虎爺的廟裡,在徵求虎爺的同意後認虎爺為「契父」,以此希望虎爺能保佑小孩平平安安的長大。在傳統的觀念中,老虎能趕走妖邪、鎮壓煞氣,而小孩子不好養,就是因為有妖邪在作怪,因此讓小孩認虎爺作「契父」,妖邪就不敢靠近小孩了。 傳說虎爺還能治療腮腺炎。過去民間相信「虎咬豬」的威力,所以當小孩子「生豬頭皮」——患腮腺炎——的時候,會希望藉由老虎的威力將豬咬走,讓小孩子痊癒。
(能招財咬錢)
傳說中虎爺是土地公、保生大帝、西王母、趙公明等神明的座騎或腳力,祂跟隨著這些神明修行,也因此具有這些神明的神性。其中土地公和趙公明分別屬於民間信仰中的文財神和武財神,所以民間也相信虎爺具有財神的神性,能夠為信眾帶來財運。 土地公之所以為文財神之一,主要源自於民間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。人們認為土地公掌管各地的土地以及農作的收成,因此能帶來財富;以致於土地公的職能除了是一方的土地之神,還是庇佑財運興盛的財神。
武財神趙公明原為瘟神的角色,到了明代才以財神的角色出現在民間信仰中,明代的《封神演義》和《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》中所記載的趙公明都具備有財神的性格。在《封神演義》中,祂統領「招寶天尊」「納珍天尊」「招財使者」「利市仙官」等四位迎祥納福、招才進寶的神仙,在《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》的記載中祂也是民間買賣求財、公平仲裁的神靈。可以說趙公明為財神的地位在明代就已確認。 虎爺具有財神的角色屬性,除了因為跟隨在土地公和趙公明身邊而擁有了掌握財富的能力之外,在上古的四靈及陰陽五行的觀念裡,虎代表西方,西方屬金,而金又象徵財寶,所以在民間信仰中虎爺也被認為能帶來財富。
台灣大部分的廟宇都會供奉虎爺,主要就是請虎爺保護主神,並且負責廟宇環境的安寧,確保廟中的環境不被打擾,具有驅除癘疫、惡魔以及鎮護廟宇的能力。土地公和虎爺
土地公是地方土地和村落的守護神,也是和人們生活最密切的神明,各地的土地公廟(福德祠)通常可以在主神神桌下方或神龕內發現虎爺的蹤跡,這和民間土地公與虎爺的傳說有關:
老虎是山中之王,牠憑恃著勇猛的體魄,常常危害各種生物的安全,所以人民就祈求掌管人間土地的神——土地公的保佑,希望土地公能收伏老虎,別再讓老虎繼續危害鄉里,於是土地公就用法力收伏了老虎,老虎因此成為土地公的腳力,不再為害,之後就算是老虎傷了人,人們也認為老虎是得到土地公同意才敢這麼做的,所以民間有「土地公無書號虎不敢咬人」的俚語。也因為老虎被土地公收伏為腳力,所以就跟隨著土地公一同接受信徒的供奉,成為具有神力的虎爺。
一般來說,較小型的土地公廟裡,因為廟的規模不大,所以供奉虎爺的情況較不常見,不過中、大型的土地公廟中,就幾乎都有虎爺。由於虎爺是土地公的腳力,因此不能和土地公平起平坐,只能置於土地公的神位或神桌之下。跟隨著土地公的虎爺,在每年的農曆2月初2土地公祭典(土地公生日)的時候,會一同接受信徒的祭拜,並無單獨接受祭拜的日子。
(保生大帝和黑虎將軍)
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,從小就聰穎過人,有慈悲救世之心。他17歲的時候遊覽名勝,巧遇貴人,與貴人同遊,不知不覺來到崑崙山,見到了王母娘娘,於是留宿7日,學習神方濟世、驅魔逐邪的法術,之後下山返家,開始修行養身,不娶妻室、不眷官爵。後來保生大帝遊歷四方,解救大眾的苦難,更因勤王有功,先被宋高宗封為「大道真人」,後被明太祖封為「昊天御史醫靈真君」。至明成祖時,文皇后罹患乳疾甚劇,保生大帝又為文皇后治癒此宿疾,於是明仁宗即位後,追思這項恩德,晉封大帝為「昊天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」,這也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「保生大帝」稱號的由來。 保生大帝廟中座下都有虎爺在守護著,這是因為保生大帝和虎爺之間有一段「保生大帝醫虎咽喉」的傳說故事:相傳在宋代的時候,有一隻老虎危害地方,吞食了不少牲畜和人類。有一次,牠吃了一個盛裝打扮的婦人,由於吞得太快了,婦人頭上的金簪卡住喉嚨,讓牠痛不欲生,於是老虎就到一位名醫那兒去求診,這位名醫告訴牠說:因為你害人無數,所以得到這樣的懲罰,我不能救你。老虎此時真誠的表示懺悔,並且答應名醫不再害人,之後更願意為名醫服務,於是名醫就幫老虎把金簪從牠的喉嚨裡取出來,解除了老虎的痛苦,而老虎也真的履行諾言,隨伺在這位名醫的身邊,從此不再害人。這位名醫就是後來的保生大帝,這隻老虎也跟著成為了神虎,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保生大帝身邊的「黑虎將軍」。 由於保生大帝救過虎爺,因此為了要報答恩情,虎爺除了跟隨在保生大帝的身邊之外,在受供奉的時候,虎爺的位置也都是在保生大帝神位或神桌之下,不敢有逾矩的狀況。此外,黑虎將軍的誕辰是在每年的農曆4月16日,每到這一天信徒們都會特別為祂舉行祭祀活動,顯示出黑虎將軍在民間信眾心中的重要性。
傳說一
虎是山中之王,時常為害地上的生靈,由於土地公是掌管一切土地的神,被害者就向土地公求救,土地公便收拾這兇猛的山中之王,自此以後虎就經常跟隨著土地公,成為土地公的座騎,若是虎要傷人,必得土地公的准許,而且牠所傷害的也必定是為非作歹之人。所以民間有句話:「土地公無書號,虎不敢咬人」。
地方耆老傳說,虎爺收鬼魅、清除妖孽、會咬錢、保佑發財,但因為衪是土地公的腳力、使喚,神格較低,所以供奉在案桌下地上,或神龕下的壁洞中。一般廟宇供奉的虎爺,多安置在供桌下隱密之地,所以很多人沒有發現及注意。有的廟宇在神龕下牆壁內挖一個四方形小洞,供奉虎爺,有的一尊,或二尊以上數尊不等,大小不一。
民間咸信虎爺能驅除疫厲、惡魔,也掌管小兒的健康與聰明伶俐。還有許多特殊行業相信,虎爺嘴闊,可叼來財寶,當作財神祀拜。但因虎爺的位置都在供桌之下,反而較不為人知。因此下次您若到廟裡拜拜,別忘了探望虎爺。
在台灣奉祀虎神,或通稱虎爺,並無專廟,一般隨主神;供奉虎爺的主神通常有兩種:一為「土地公」,另一為「保生大帝」。
在神明桌下的虎爺公,依造型可以分為黃毛與黑毛兩種,前者僅稱虎爺公,後者有下壇將軍、黑虎大將之稱。傳說福德正神的坐騎是黃皮黑紋的虎爺公。正一張天師、玄壇趙元帥、與保生大帝吳真人的坐騎都是黑虎。池府王爺的黑虎大將則是以傳令與鎮廟、巡境為職責。
虎爺除了具備一般老虎的凶悍、威力,有驅逐惡魔及鎮護廟宇的功能。虎爺,是保佑小孩子的守護神,相傳虎爺可以治療小孩子的『生豬頭皮』(腮腺炎),當兒童耳下腮腺發炎時,用金紙來撫摸虎爺下額,再將金紙貼在兒童的患部,聽說便能很快消腫痊癒。虎爺除了充當土地公座騎及保生大帝的部將外,還具有驅逐癘瘴和鎮護廟堂的功能,具有降服惡魔的威力,同時也延伸出不同的信仰模式,民間相信虎爺能掌管小孩的健康與聰明伶俐,也有人將虎爺與「意外」財富聯結在一起,因此土地公底下的虎爺神像,常受到賭徒的青睞,特別是在賭氣旺盛的時期,虎爺神像週遭隨時都塞滿紙錢。另外傳統的演員、青樓女子也會約定俗成地向虎爺求財。另外在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就形成獨特的虎爺神轎,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九、二十兩天,北港媽祖出巡繞境時,便有虔誠的商家住戶,會將堆積如山的鞭炮放置於虎爺神轎底,來個「炮」聲雷動,而且是三步一小炸,五步一大炸,炸得轎夫灰頭土臉,並在煙霧瀰漫及震耳欲聾的響砲聲裡,形成緊張刺激的場面,讓現場圍觀者為之讚嘆,算是虎爺信仰中最特殊的現象。 設計應用:歸納台灣虎爺的造型,大多較為逗趣可愛,威武感較低,給人親切可愛的感覺。只有黑虎大將的造型比較張牙舞爪、齜牙咧嘴。在台灣經常看見的虎爺,其共同的特徵是圓圓胖胖的臉龐,大而圓突的眼睛,寬大的鼻子,裂開而呈波浪紋的嘴形,外露的虎牙,立而小的耳朵,給人種逗趣的感覺。有些地方的虎爺造型,也會在虎爺的姿勢上做文章,有的是兩腳前伸,顯露出健壯的腳力,有的是後腿屈膝收起。向量圖運用橘色為主色,設計出取材自台灣常見可愛虎爺的造型,圓圓小小的耳朵,捲捲的尾巴,身上還繫了件鮮黃色的披風,感覺十分逗趣可愛,兩款圖案設計,均可應用於袋包箱、織品與服裝設計。圖案的應用可運用印花、刺繡….等各式方式表現,亦可直接取其其中元素,印製在杯、盤、花瓶…..等各式容器上,搭配別具巧思的造型做成具台灣傳統地方特色的紀念商品,相信必受對台灣文化愛好者的歡迎。